7月19日,北京传来消息: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,就在同一天,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,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。
根据新闻报道,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。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、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,建设5座梯级电站,总投资约1.2万亿元。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,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。如此大手笔的大工程,引发国内外媒体的竞相报道。
这一举措无疑是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,正如一些媒体所报道的,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企业组建,而是党中央把能源安全、双碳目标与新时代治藏方略一起“打包”落子的世纪工程;1.2万亿元投资、6000万千瓦装机,意味着国家把“西电东送”棋局中最重量级的一枚棋子放在了雅鲁藏布江下游。而作为在电力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年的老兵,我看到的不仅是装机数字,而是国家用央企“国家队”形态,一次性打通资金、技术、生态、消纳、民生五大堵点。一句话:这是把国家战略直接“工程化”。
毫不夸张地说,雅江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能源产业正加速向绿色化、智能化、集约化方向迈进,更具体来说,至少会对新能源行业产生三重“蝴蝶效应”:其一,其上万亿级投资规模将拉动储能、智能运维、柔性输电等配套产业链升级;其二,央地合作模式或成为其他资源富集区的参考模板;其三,规模化开发对设备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,这将促使类似湘能楚天这样的专业厂商加速技术迭代。
从纵深层面看,在“双碳”目标背景下,整合资源、优化产业链、提升能源效率已成为行业共识。雅江集团依托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政策支持,将在清洁能源开发、电网优化、储能技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这种集约化的发展模式,不仅能够降低能源行业的整体成本,还能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,为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此外,还值得关注的,是雅江集团的成立对中国制造业出海,尤其是标准化进程,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。不得不承认,由于技术壁垒、文化差异以及刻板印象,国际市场其实是存在对中国标准的偏见,这种长期存在的偏见对中国制造业的出海肯定是不友好的。那么,此次雅江集团所主导的超级工程,不仅在技术设备上推动中国标准向国际市场渗透,也会因为电力外送,比如出口到电力资源相对贫瘠、开发不够的南亚国家,这将推进中国电力标准与当地标准的对接,根据我的了解,此次雅江集团正在与国际机构的合作,意在推动中国水电开发的 ESG标准(ESG即英文Environmental:环境、Social:社会和Governance:公司治理的缩写,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、社会和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)纳入国际可持续发展框架,这种 “标准输出 + 本地化适配” 模式,将助力中国制造业在海外市场突破技术壁垒。
作为一家在智造业深耕多年的企业,湘能楚天也一直有着出海的梦想,随着条件的成熟,我们正在加快这方面的步伐。当前,我们已经确定将生产第二基地部署在新疆,未来,我们将从新疆出发,把我们的产品推向中亚、中东、非洲、甚至拉美,也期待通过 “标准输出 + 本地化适配” 模式,把湘能楚天的好产品、好技术推动当地新能源发展,造福当地的老百姓。
总而言之,能源行业的变革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努力。雅江集团的成立,为行业树立了标杆,也为我们湘能楚天未来的发展坚定了方向。我们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深化与优秀伙伴的合作,共同推动中国能源行业向更高效、更清洁、更智能的方向发展。
陈伟其
2025年7月27日